
3.在中国,职业生涯正在形成
1.多样化生产
从这一时期开始,我们将记住各种不同的作品,包括所使用的材料和所采用的风格。
在学习的同时,严德晖继续从事木刻创作,并参加了 1929 年在上海举办的由教育部资助的首届全国美展。 他展示了两尊宗教塑像–南极仙翁和弥勒佛,《艺术展览》杂志第 2 期对此特别关注。

弥勒佛
1929 年 4 月展览 – 上海

2 月 23 日 部长的邀请参加展览
教育部邀请函。邀请函原件由大学院艺术展寄出。
前大学院艺术展已由教育部接管。 展览将于今年 3 月 25 日开幕[1929]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准备作品的分组和藏品的展示。 根据我们的政策,创作者收到特别邀请的作品不在审批之列。 我们知道您是一位公认的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这也是我们向您发出特别邀请的原因,希望您能展出自己的作品,让公众一睹为快。
请提前将您希望参展的作品清单发给我们。 我们为此向您表示感谢并致以问候。
随函附上作品征集规则和您所选作品的填写表格。
教育部国家展览委员会主席
蒋梦麟,2 月 23 日
同年,严德晖协助他的老师江小鹣在杭州创作了陈英士将军的铜马像。 它位于西湖附近,于 20 世纪 60 年代被毁。

江小鹣与他的雕像模型

杭州陈英士将军雕像
严德晖还制作了半身雕像,至今没有遗失。 在现存的几张这一时期的照片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精湛的肖像画技艺,以及从西方借鉴的写实手法–富有表现力的面孔和精确的肉体渲染。

1931 年,《上海画报》刊登了他为印度独立运动的精神和政治导师甘地(1869-1948 年)创作的浮雕。
2.在兰州创建孙中山雕像
严德晖还在纪念碑雕塑领域进行艺术实践,发展出一种更为综合的方法。 1935 年,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于 1912 年创建的政党–中国国民党决定在其创始人逝世十年后,在甘肃兰州为其树立铜像。 他委托甘肃国营工厂负责设计和建造。 它将竖立在县政府门前。 经过初步研究和论证,严德晖复于 1936 年夏前往兰州。

甘肃国营工厂与严德晖签订合同




准备图纸
尽管施工条件艰苦,工期极短,工作量很大,雕像最终还是在 1937 年初完工。 1939 年,它被移至中山林,1956 年,它被移至五泉山公园的孙中山纪念馆,现在仍矗立在那里。

创作泥塑

孙中山铜像建于 1939 年,在其作者于 1938 年前往法国之后

严德晖塑像的第二版。他的踪迹已经消失

兰州,1993 年。 从左至右,严德晖的女儿和外甥女